歡迎您的光臨! 今天是
詳細信息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媒體報道

蘇北發展 正逢其時

【發布日期:2012-04-11 閱讀次數:4287次】

———關于宿遷發展實現更大突破的幾點思考
副市長、蘇宿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顧玉坤

  2010年9月,我從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調到宿遷市工作,開始了我的“新宿遷人”生活。幾個月來,在加快融入宿遷的同時,我會以一個蘇南人的經歷,用蘇南人的眼光,充滿好奇地觀察這片土地上的一切。2011年7月6日至9日,我參加了市委工作會議,和與會同志一起,用三天時間,“拉練”式地走了三縣兩區和幾個開發區,行程2000多公里,看了72個工廠、村莊、學校、醫院、商場、住宅、建筑工地,深切感受到了蘇北大地上的發展熱潮,既受教育,又為之感動。我邊走邊看邊想,對蘇北發展特別是宿遷發展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粗淺的想法。

  一、新一輪發展機遇正青睞蘇北

  今年6月11日,我在蘇宿工業園區接待了來自蘇州工業園區的意大利投資商,她剛從成都考察回來,特地來比選我們的投資環境。因為彼此熟悉,我問這位金發碧眼、操一口流利漢語的異國朋友:“你來看我是不是因為蘇州缺人缺地?”她沖我嚷嚷:“我還缺電呢。”

  今年6月22日,我在臺北拜訪電腦公會,這家成立于1974年的機構以推廣臺灣資訊產業發展為主,對大陸有自己的專門研究。一位姓張的高管告訴我,目前臺灣的IT產業如想去大陸發展,他們給出的路線圖,一是到西部去,即到重慶、成都;二是到中原去,即到鄭州、合肥;三是到蘇北去,這是長三角周邊最后的富礦。

  資本逐利,這是資本的屬性,資本在流動中追逐利潤,這是資本不變的法則。“十五”和“十一五”期間,長三角地區憑借天時地利人和,大量吸收外來資本發展制造業,加快了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今天,長三角地區依然在發展,但這時的發展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土地、人口、環境的壓力。金融危機一度沖擊了世界范圍的制造業,引發經濟振蕩和產業布局新一輪洗牌。目前,世界經濟在恢復性增長,國際國內游資在尋找新的機會,總之,世界在變,中國在變,蘇北也在變。這種變化、發展給蘇北帶來了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機遇。

  一是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產業梯度轉移已成為長三角地區政府的自覺行為。今年6月召開的蘇州市委工作會議,市領導明確要求各地要走出去發展,到蘇北去。幾年前,在商務部的指導下,昆山市建立專門機構,負責產業向中西部梯度轉移,凡有外地來昆山招商的,他們一概持歡迎態度。蘇州工業園區作為全國領先的開發區,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制造業轉型升級,管委會有一項新的工作就是“收地”,即上門動員一部分“不適合在成熟開發區發展的企業”異地發展,把原有的制造業用地轉換成高鐵、城鐵、地鐵用地或三產服務業用地。當資本家詰問“那讓我到哪里去發展”時,園區的同志就會從容告知“到蘇北去、到宿遷去”,然后詳細介紹蘇州和宿遷正在從事的“飛地經濟”模式。

  二是今日蘇北招商,已不用和蘇南爭項目了。蘇南蘇北一江之隔,交通、人文、資源稟賦各有差異,過去,在吸引外來資本時,蘇北自然搶不過蘇南。如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蘇北的同志突然發現,在拼搶制造業項目的戰場上,已然少了許多蘇南人的身影,原因是他們都在招大、引強、搶攻服務業了,制造業的一大塊蛋糕,應該成為蘇北的囊中之物。

  三是長三角制造業企業增資將首選蘇北。長三角制造業企業相對比較成熟,有的贏利能力較強,當母公司決定增資、但在當地又無法取得工業用地時,他們常常會以現有企業為圓心向周邊擴展。由于區位靠近,加上近年來多座長江大橋通車,使得長三角制造業的增資,往往是首選蘇北、其次安徽、再次中西部。蘇宿工業園區今年新招的投資2億美元的日本尼吉康項目、投資6億元人民幣的創元電瓷項目,都是先有成熟制造業基地在蘇州工業園區,當企業訂單增加、急需擴張卻又拿不到土地時,經綜合考量、比選,最終選擇了落戶宿遷。

  四是長三角鬧“缺人缺地缺電”荒,“三缺”反襯了蘇北“三有”的優勢。改革開放初期,就勞動密集型企業而言,勞動力和資本的結合是資本到哪里,勞動力就跟到哪里,于是有了珠三角的“孔雀東南飛”。今天的態勢是勞動力在哪里,資本就落到哪里,于是有了富士康的向西大遷徙。蘇北是勞動力輸出地區,宿遷市最盛時有120萬勞動力在外打工。落戶在蘇宿工業園區的可成科技公司,是一家來自臺灣的生產筆記本電腦零配件的上市公司,2008年從蘇州工業園區第一個走進宿遷,公司2011年春節在宿遷招工,300個招工名額一天就招滿。招工現場,政府人力資源部門打出的橫幅是:“出門打工千般好,不能照顧老和小”,勞動力截流的意圖和導向十分明顯。

  二、今日蘇北已具備兌現發展機遇的各項要素機遇,從來都只會垂青有準備的人。制造業的集聚,對承接地有許多內在要求,而蘇北經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具備這方面的要素,真所謂萬事俱備、不欠東風。

  1.外部大環境的利好因素經多年積聚將進入爆發期。解放前,蘇北一直是水患地區,解放后經多年興修水利,水患已基本絕跡,這為蘇北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幾座長江大橋的通車和高速公路的布局,交通不再是瓶頸;兩年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我省沿海開發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從此,長三角的發展空間得到拓展,新的版圖是以上海為中心,長江南北共同發展的大三角。借助便捷的交通,以上海為中心的3小時交通圈已經成形,蘇北融入了長三角;2006年召開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區域經濟共同發展的要求,部署了南北掛鉤、結對幫扶,開始了南北共建園區的實踐探索。今年4月,又專題研究并出臺了支持宿遷發展實現更大突破的政策,把宿遷定為江蘇唯一的區域協調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如何將外部支持變為內生動力,這是宿遷廣大黨員干部今天正在想、正在做的事。

  2.蘇北制造業的積累已今非昔比。以宿遷市為例,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過了千億元,人均突破2萬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9億元,在全國334個地級市中,宿遷的排名由2005年的164位,躍升到2010年的第70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列入考核的重大項目125個,總投資1342億元,當年計劃投資372億元,今年1到6月份實際完成209億元。7月9日在泗陽縣觀摩時,該縣一下子捧出明宇電器、環宇光伏、國信太陽能、榮馬新能源等新能源產業鏈上的9個大項目,顯示了泗陽人集聚新能源產業的能量。

  3.人力資源積聚是蘇北發展的強力支撐。宿遷市近年來提出:要像辦普通教育一樣辦職教、像辦工業園區一樣辦職教中心。目前全市有36所職校技校,在校生13萬人,每年可供畢業生3萬多人,招工和招商相結合,已成為宿遷的經驗和獨特做法。宿遷還有近百萬勞力,其中不乏外出打工后擁有一定技能的熟練工。“用工荒”、“招工難”的矛盾,在這里相對不突出,促使一些投資商下決心把項目落戶宿遷。

  4.開發區的承接能力當刮目相看。就全國而言,開發區是承接制造業的主要載體。宿遷有6個省級開發區,14個省級特色產業基地,開發建設了一批立馬可用的工業用地;開發區經多年運作,積累了一大批善于親商、安商、富商的人力資源。2010年底,全市開發區有投產企業2280個,其中產值過億的114個,從業人員近40萬,開發區正日益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主陣地。

  5.基礎設施的改善滿足了發展的必要條件。臺灣有位IT行業的大佬,乘車走高速公路考察蘇北,他一路驚嘆:“蘇北怎么發展得像歐洲了”,說這話的原因,是他一路走來看到的都是樹,生態特別好。今年6月,我在宿遷接待一位浙江客商,他看了我們的工業用地后贊嘆有加,直夸蘇北的投資環境好:從江陰長江大橋跨江而來,一馬平川,既沒有浙江那么多的山,也沒有安徽那么多的丘陵。過去,蘇北的城市基礎設施較差,如今面貌大為改觀,如宿遷市下轄的沭陽縣,新規劃南部新城28平方公里,在建的南湖公園、體育中心、職業培訓大廈等大項目即將投入使用,新落成的醫院有1600張床位,一點不比蘇南縣城差。

  6.蘇北干部隊伍的精氣神是發展的軟環境。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理論,出自中國近代地理學家、泗陽人張相文,是他第一個提出從中國的秦嶺到淮河劃一條南北分界線。誠如氣候的分界那樣,蘇北的干部由于更靠近北方,他們便兼具了北方人的豪爽和南方人的精明。幾十年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一直戴著經濟欠發達的帽子,心里憋屈得很,一旦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他們便摩拳擦掌想干點事,躍躍欲試想干成點事。就宿遷而言,經幾屆市委市政府帶領、打造、礪煉,干部隊伍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是一反過去的壓抑、自卑、畏難,抖出了“我能我行我成功”的精氣神;二是想干事,想快點干成點事,總想把經濟發展的速度快些再快些。三是招商熱情特別高,有客商就激動,見項目就眼紅,市、縣、鄉機關干部中全民招商的氛圍已經形成。

  三、讓機遇變為現實還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1.要靠強烈的危機感、緊迫感來用好機遇期。如果說“蘇北發展正逢機遇期“這個立論成立,那么,這個機遇期會有多長?經濟發展的規律告訴我們,機遇都是短暫的,有的甚至是稍縱即逝的。再看今日中國之市場,競爭是激烈和始終存在的,面對機遇,我們要和中西部、和中原地區、和鄰近的安徽省的地市競爭,其中的變數相當大??v觀蘇南的發展,政策是自己想出來的,機遇是自己跑來的搶來的,為此,我們在慶幸面臨機遇之時,還要有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加強學習,學科學、學政策、學業務,要有“蘇北發展,恰逢其時;宿遷發展,時不我待”的雄心壯志和一系列戰略戰術。

  2.要以百倍的小心呵護“生態立市”的金字招牌。近10個月來,我頻繁往來于大江南北,直覺告訴我:以江陰長江大橋為界,蘇北的陽光、空氣、綠色明顯比蘇南好。“生態為歸宿,創業求變遷”,這是宿遷的追求和目標,也是我們手中不多的金字招牌之一。我們要發展、要速度、更要生態,不能饑不擇食,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要在發展的同時,保持駱馬湖的水是清澈的,湖里的銀魚是鮮亮的。平衡好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關系,將始終伴隨我們發展的全過程。

  3.要以敬畏之心謹慎用好土地資源。土地是蘇北新一輪發展的優勢和資本,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手上的這點資本并不多,況且還有國家土地指標的剛性制約。因此在新一輪發展中要對土地資源充滿敬意,要慎用工業用地,提高用地門檻,剛性規定投資強度,做到少用地、慎用地、集約用地,確保把土地供給大項目、高科技項目、新興產業項目;要慎用商業用地,隨著蘇北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商業用地快速增值的趨勢初露端倪,加上國家出臺了大城市商品房限購政策,目前境內外房地產大鱷搶灘二、三線城市,拿地囤地的積極性很高。因此,地方政府要有長遠和全局的規劃理念,不為眼前的蠅頭小利所動,爭取更多的土地收益,讓城市發展產生的級差地租留在當地,用之于民生。

  4.要用高超的藝術駕馭好招商龍頭。目前,長三角制造業產業向蘇北轉移的故事每天都在演繹,考驗蘇北地方政府智慧的新問題是:承接轉移還是梯度轉移?招商引資還是擇商選資?如果說產業可分好中差三種,那么承接轉移是好中差都接,擇商選資是只接好和中的,梯度轉移就只是承接中和差的了??梢?,同樣是以招商為龍頭,含義不盡相同,昨天的理解和今天的認識也會有差距,其間充滿科學和藝術。招商引資的結果是見效快,擇商選資的結果是速度慢,期間的利弊需要決策者去平衡,去導向。本次市委工作會議結束時,繆瑞林書記專門講到:“有人提醒我,是不是不要提擇商選資,我們市委市政府態度是旗幟鮮明地提‘擇’的要求”。
同樣的問題是:近年來,為了吸引外地客商到蘇北投資,各地出臺了許多鼓勵和優惠政策,讓度了一部分政府收益給企業,這是必須的、也是很有成效的。時至今日,形勢發生較大變化,優惠政策是不是可以作調整?是不是可以考慮逐步收窄、遞減?這樣做的結果是,招商速度會放慢,但政府財力會增加??傊?,新的形勢要求我們審時度勢,適時、適度,用大智慧駕馭好招商龍頭。

  5.要以前矚的眼光化解蘇北發展的瓶頸制約。有些瓶頸是現實的、看得見的,有些是隱性的、長遠的。對事關全局和發展后勁的,應當引起重視,未雨綢繆,提前布局。一要重視解決產業鏈配套滯后問題。凡來蘇宿工業園區投資的客商,都有他們的比選結果,“產業鏈配套”是我失分最多的一項。這既要在今后的招商中加大自然累積,也要人為加以引導。二要重視解決生產性服務業滯后問題。由于工業剛起步,市場化發育程度較低,目前,建筑領域的勘探、設計,流通領域的物流、進出口通關,金融和創新領域的創投、風投,大量和制造業相輔相成、互為依托的生產性服務業明顯短腿,影響承接轉移。三要重視解決中高端人力資源供應滯后問題。區域之間的競爭,最后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宿遷有勞動力,但缺乏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需要我們提前謀劃,通過培訓、招聘、引進等手段,用政策導向去化解。

文章來源: 《宿遷日報》2011年7月23日

 



版權所有:宿遷市蘇宿工業園區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
電話:0527-82868419 郵箱:ch@ssipac.suqian.gov.cn 地址:江蘇省宿遷市紫金山路12號蘇宿工業坊A04
備案:蘇ICP備2022019330號-1
在线看国产成人